正途外的好選擇 --- 副學士?

自從董特首宣佈要擴大大專學額至適齡人口的60%後 , "副學士"這個名詞經常在新聞內出現 , 城大的高級文憑課程更是玩弄概念 , 更名為副學士課程 , 但內裏的運作方式又好像沒有多大變化 , 其實現在香港的副學士是不是一個正途外的好選擇呢 ?

基本概念

副學士/高級文憑吸引學生的地方是入學條件低,大部份的副學士課程均無須學生在高考中英文合格 , 而且只須一科高考合格就可入讀(部份更只需要完成中六課程) . 請一切一切特別適合成積差 , 又或者英文不好(如母語學習)的學生.

首先 , 要弄清一些概念 , 副學士是美式大學制度的產物 , 是一兩年制的課程 , 課程長度約為學士的一半 , 亦即學士的頭半部份 . 而香港舊有的高級文憑則是英式大學制度的產物 , 課程長度約為學士的三分之二 , 是一兩年制的課程 . 由此可見 , 高級文憑的課程應會比副學士的為長 , 但現在政府為了推動副學士 , 卻宣佈副學士=高級文憑 , 其實這實屬騙人的把戲.

副學士在美式大學制度之中可說是大學的基礎課程 , 一般副學士都是以廣博為主 , 讓學生盡量讀多些各種科目 , 達至通識教育的目的 . 本港的浸大國際學院的副學士就是這一類 , 其特色是第一年是共修課程 , 到了第二年才有專修科. 高級文憑則相反 , 其設計是以實用為首要目的 , 由第一年開始就已經讀專修科 , 讀完之後 , 學生就會學習足夠的知識去找工作做 , 反而要繼續升學時由於讀得太精 , 很難轉讀另外的科 (城大副學士 , 理大高級文憑課程大都是這一類) , 其設計是讓學士直入大學三年級(可惜香港的大學只容許他們入大學二年級,因為本地大學大多要求學生要在大學讀超過一半的課程)

副學士的問題

對於四年制大學 , 頭第一年課程越廣博 , 當然能幫助學生認清自已喜歡的東西 , 但對於現時香港的三年制大學制度 , 時間已不太足夠 , 還要浪費時間去通識教育 , 自然真正美式副學士所達到的程度是不太足夠^ . 更差的是 , 本港的副學士除城大外 , 得不到政府任何資助 , 大多沒有真正的校園 , 要在商業樓宇 又或者由中小學改建而成的校舍上堂 , 千萬不要跟我說這就是大學的基礎課程 , 因為它根本沒有一點大學的氣色.

^試想想讀書只要你讀最淺的頭半 , 你話你學到的o野比讀完整本書的是否低一半呢?

較好的副學士課程 (不等於最佳出路)

首先 , 我想作出一點補充,以下所講較好的副學士,並不代表是中五/中七學生的最佳出路,只不過是云云副學士課程,比較好的幾個.

即是只有你不想重讀或其他原因時,你想選擇非傳統中學教育接駁大學教育時,以下文章才適用於你身上,假若你仍猶豫重讀與否,就最好不要看下方的文章,因為可能會影響到你的決定.

首先是城大受政府資助的副學士 , 她的優點是在城大校園上堂(不過未來有跡象逐步搬至九龍灣上堂) , 其福利和學士無太分別 , 收生成績又只是略差於學士 , 升回大學的機會較IVE的高級文憑高 . 不過 , 升回大學讀學士的比率始終亦是太低了(現時城大只承諾有400個位,但城大副學士學生卻有二千多人) , 而且城大副學士收生人數近年急劇增加,難免有點重量不重質的感覺.

*同樣,理大的高級文憑也不錯 , 適合學生選擇 , 但IVE的高級文憑就千萬不要選 , 因為IVE始終不是大學 , 大學給予的學分承認是相當小的 , 很多時讀完只能升大學一年級 .

而非政府資助的副學士之中 , 如果要講求實用 , 價錢又低廉 , 公開大學的副學士就不錯了 , 不但所費小(讀整個副學士只需~$68,000,只略高於城大受資助的副學士所需的~$63000) , 不過由於是遙距的關係 , 對學生的自學能力要求較高 , 不過由於課程實用性高 , 仍然有其市場價值.

如果要真正享受廣博為主的副學士課程 , 而且讀完又未必繼續在香港讀書 , 浸大的副學士就最適合你 , 他們的副學士有自已的校舍(在浸大旁) , 第一年又是共修課程 , 什麼科都有得讀 , 真正貫徹到副學士的開辦精神 . 而各大學辦的非政府資助副學士之中 , 又以他們的副學士在海外的承認度比較高 , 要轉到海外升學也較為容易.

網頁連結---副學士課程概覽(連結自學友社網頁)

副學士課程資料(連結自明報網站)

Last update 2002/6/18 11:46